创立一家拥有检验资质的检测公司十分不易,除了一开始办公场所的租用,还有实验室的设施建设,它不像开小卖部,装修一下、买几个设备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。管理方面,尤其是人员、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是公司良性运行的重要一环。在日常与老客户联系的过程中也不乏因资质到期、经营不当而关停公司的情况。
本期就设备管理方面做一些解读,望有助于您。
仪器设备是检验检测机构技术管理的重要因素。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涉及设备购置计划、采购、验收、使用、借还、校准、维保等多个环节,由检测部门、财务部门、设备管理部门等多部门协同管理,信息量大且关联交叉。正因如此,质量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管理往往存在一些问题:
1.管理制度执行不力。各单位都制定了不少关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,但实际上,这些制度仅仅停留在纸面上,不能严格照章执行。
2.账务处理不完善,工作效率较低。近几年来,检验机构的投入持续加大,如发现填报错误,需反复修改,工作效率较低。致使一些仪器设备管理混乱,账物不符。
3.废旧仪器设备处理欠妥。仪器设备使用多年以后,一些元器件老化、损坏,不能满足检验的要求。这些设备既占空间,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,部件老化、破损、贬值直到报废,造成很大浪费。
4.新增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。随着仪器设备购置数量的增多,重复购置、设备闲置、设备开放程度不够造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。
5.维修力量薄弱。随着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加长,出现故障越来越多,加上维修队伍不稳定,维修人员少,致使不少设备“ 带病”工作,经常出现故障,直接影响使用寿命。
《智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》涉及设备管理方面的内容摘录如下:
7.2.2 设备管理
7.2.2.1 概述
设备管理包括了实验室仪器设备、试剂、耗材、标准物质、标准样品等对象的管理。
7.2.2.2 仪器设备管理
LIMS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数据库,包括:
(1)基本信息,如仪器名称、类型、型号、唯一标识、生产厂家、技术指标、启用时间、仪器设备负责人、状态、放置地点等;
(2)使用信息,如设备的使用、维护、维修情况等;
(3)状态信息,如运行、待机、停用等。
应记录需检定/校准仪器设备的检定/校准参数、日期和修正值,以及期间核查信息(如核查项目、核查日期、核查周期、核查人)。对检定/校准、期间核查的周期和再次校准的预定日期,LIMS应根据设定的提前量、频次,进行提醒,自动发起工作流程并通知相关负责人,实现提前预警、防止遗漏的作用。
适用时,仪器设备的说明书、使用指导、验收报告、维保合同等应作为附件上传保存。LIMS应记录版本号,对硬件及运行环境的要求、版本更新记录,适用时应对数据进行备份。
7.2.2.3 试剂/耗材/标准物质/标准样品管理
LIMS应记录试剂/耗材/标准品的相关信息并实时更新,以保证信息查询的准确性,适用时还应提供提醒、预警等功能。其中,试剂/耗材记录的信息包括出入库、库存、保质期、存放位置及存放条件、厂家、纯度、使用记录等信息,标准物质/标准样品记录的信息包括证书、有效期、存放位置及存放条件,出入库、使用记录等。
对于特殊(剧毒、易燃易爆、放射性、贵重等)物品,LIMS记录的信息应满足其管理要求。当试剂/耗材的包装、存放条件发生变化影响其保质期时,LIMS对其保质期信息进行记录和更新。(公众号后台留言“智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”即可获取完整文件)
设备E码通围绕仪器设备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管理,利用动态二维码技术重点对设备的基础信息、设备出入库、设备使用、设备检定校准和设备维护保养进行管理。电子记录自动生成、使用过程自动溯源、流程交互自动提醒、异常数据自动预警,实现“流程可监控、记录可追踪、风险可控制”的设备全过程管理,提高检测机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,推动检测工作由人工向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。
产品价值:
1.使用记录自动生成,提高5倍工作效率。设备使用记录自动生成,试验做完设备使用记录也自动生成。
2.完整设备借还记录,查找问题追根溯源。完整记录设备借入、借出记录,真实记录和反映检测行为。
3.设备到期提前预警,锁定过期设备使用。根据设备的校准方案,小程序直接推送到期信息,设备到期后系统自动锁定该设备,防止过期未校准的设备使用。